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桑德村镇污水长效管理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2017-03-26 05:33
雷本祖
关注

近年来,村镇污水治理已经成为共识,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各级政府响应国家号召也纷纷加大了村镇污水处理的力度。然而目前我国的村镇污水处理现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缺乏长效的运营管理模式,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在政府投资建成后却在“晒太阳”,难以实现正常运行。

只有解决村镇污水处理如何确保长久使用、持续发挥效用等问题才能让农村环境真正得到改善,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桑德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域先发优势明显,该公司已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市场布局4年,2013年起逐步取得成效,特别是“长沙模式”。本文以桑德为例,重点介绍其村镇污水长效的管理模式。

要想长效管理先要探究我国村镇污水设施“晒太阳”的主要原因

村镇污水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存在空白

我国目前针对村镇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和条款几乎是空白,现行的法律法规也是主要围绕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治理相关的,各类排放标准中还未涉及关于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排放标准,更不用提及村镇的水污染控制技术路线和管理模式了。

桑德集团的董事长文一波提到,村镇污水处理技术繁多,村镇污水排放标准不统一,不但地方不好执行,而且太宽松的话,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也存在空白,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主体不具备设施运行管理职责,村镇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多,地点分散,加上农村环境监管的行政机构分散,且职能交叉现象严重,造成监管职责不明确,监管难度增大。

资金保障体系不健全,难以保证长期稳定的运维费用

目前我国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多依靠国家和地方“以奖促治”政策支持,重建设轻管理,财政补贴主要用于设施建设,而运营维护资金多以地方财政自筹为主。而多数乡镇收入微薄,本身负担就重,向村镇居民收费甚是困难,对于需要长期投入的运营费用只能望而却步。建设“美丽乡村”的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只得放任其成为“晒太阳”工程。

运营管理模式不成熟,缺乏专业的运行管理人员

我国大部分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多采用县级政府监管、乡镇运营的方式,但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效率低、监管难度大等原因,这种管理模式效果较差。此外,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由于村镇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收入低,导致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大部分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只得找当地农民进行维护,数据显示,60%的乡镇仅1名村镇污水设施管理员。由于缺乏运营维护的专业队伍,致使设施难以正常运行。

桑德村镇污水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图1 桑德村镇污水探索之路

桑德SMART理念:

S(small)规模小、占地节省,

M(modular)模块化、多功能,

A(automatic)自动化,

R(rapid)建设周期短,

T(technology)设备化。

首先,桑德在实施村镇污水处理的项目必须坚持的四大原则:

厂网配套。即建设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必须坚持建设配套的管网,可以采取政府自建或者是桑德与当地政府以BT的方式建设,总的来说就是不管采用任何方式都要将配套管网建设起来,否则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在没有配套管网的情况下很大可能就会“晒太阳”。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