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德国新能源政策的八大借鉴

2014-10-15 00:08
小伊琳
关注

  德国最近两年对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大调整,表明可再生能源不再是多多益善,也不是越早越好,更不能唯我独尊。发展可再生能源不能搞大跃进,也不能脱离整个系统单兵冒进。

  在应对气候变化、强调低碳发展的大潮下,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界的伟光正分子。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往往毋庸置疑。很多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给予了各种呵护政策。逐渐地,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再生能源也变成韩信将兵,兵多多益善,且越早发展越光荣。在新能源规模小、竞争力弱、在能源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时候,这种积极支持政策并无不妥。但是,如果可再生能源发展到不可忽视的规模,由“弱势群体”成长为主流力量的时候,这种无私的政策是否合适?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光伏泡沫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如何管理一个壮大的可再生能源,成为摆在国际能源决策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德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先锋,既经历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又避免了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经历的可再生能源泡沫破灭。因此,德国在管理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方面值得后来者学习。特别是德国近几年对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改革,更值得后来者关注和学习。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一直备受赞誉和推崇。自2000年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以来,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发电量中可再生能源所占比率已经从2000年时的6%上升到2013年的约25%。但是,其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甚至称得上惊心动魄。以光伏为例,和西班牙以及意大利一样,德国的光伏发电市场经历了疯狂的发展。虽然政府对光伏的FIT和补贴递减率进行了多次大幅度调整,从2010年到2012年的3年间,平均每年的装机容量增幅达到7GW。2012年高达7.6GW。2013年末,德国光伏装机总量已经达到35.7GW。

  伴随着这种疯狂发展的是快速上升的补贴成本。有报告称,截至2013年,德国民众承担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总计高达约3170亿欧元。预计到2022年要达到680亿欧元。其中2014年一年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就可能要达到230亿欧元。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费用是用来支付太阳能发电厂的FIT。该FIT成本的大部分是由于最近几年大的装机容量造成的。尽管太阳能FIT从2004的457/MWh下降到当前的93.8/MWh,但由于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FIT的总成本大幅度上升,从2007年以及之前的每年不到20亿欧元,增加到2013年每年100亿欧元以上。2013年太阳能发电仅占德国电力供应总量的5%,但相应的补贴却占了整个可再生能源补贴的近一半。如果进一步假设德国所有的电力都以50/MWh的批发价成交,全德国电力的批发价格才300亿欧元。光伏以5%的销售量,却占到了批发电力总价值的1/3。

  即便是德国这样一个高收入的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成本的快速上升也让消费者感觉到不能承受之重。与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居民零售电价中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EEGLevy)也从2009年的1.31欧分增加到2011年的3.53欧分和2014年的6.24欧分。目前德国已是欧盟成员国中能源支出最高的国家之一,电力零售价格从2000年时的每千瓦时14欧分上升到2013年的约29欧分。在2013年平均约29欧分的居民零售电价中,新能源附加费达到5.39欧分,而同期电力的生产、传输和销售成本仅14.42欧分。伴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而出现的FIT,不断推高电价,不断侵蚀民众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基础。

  由于2008年之后光伏电池成本的巨量下跌,FIT补贴没有调整,导致光伏野蛮发展到了不可持续的地步。意大利和西班牙是典型的受害者。为了让光伏的发展更加可持续,很多发达国家,比如捷克、保加利亚、比利时、法国、希腊、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调整了光伏政策,由无条件支持向适度发展转变。

  德国也开始重新审视和调整相关政策。德国意识到,能否迅速控制补贴增长和能源价格上涨趋势,将直接影响德国能源转换的成功。在2013年再次赢得大选后,德国新的大联合政府提出了平衡能源政策目标的“三角关系”,即生态环境承受力、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可支付能力。控制成本和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环境保护一起,成为能源转型改革方案的主要目的。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