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优化工艺操作条件:焦炉煤气脱硫如何提高硫磺产量

2015-02-26 09:05
小鱼时代
关注

  (2)严格控制脱硫液温度不能高,用纯碱液脱硫控制在35-42℃;氨水脱硫控制在25-35℃。降低温度,同时也可以降低焦油雾、萘等带入系统和避免高温影响硫泡沫的聚合和浮选。

  (3)控制适宜的碱度(以满足出口H2S达标为限)不宜太高。合理调整溶液组分,不要突击加碱。再生液中pH>9.2也会使副盐生成率呈直线上升。

  (4)强化再生。再生塔内的再生空气要能满足生产需要(最好单独供气)平稳适量。硫泡沫保持溢流,泡沫层不宜控制太厚(10-20公分即可),及时转移泡沫硫。

  对硫磺产量的影响,不言而谕,副盐消耗的硫都源于H2S,其影响力不可低估。对于Na2S2O3而言,每生成1mol硫代硫酸盐就要消耗2mol的硫离子,生成158kg Na2S2O3,就要消耗60kgH2S,即脱硫液中的Na2S2O3的含量每升高1kg,就要消耗H2S为0.43kg;Na2SO4每升高1kg,就要消耗H2S为0.48kg;NaCNS每升高1kg,就要消耗H2S为0.84kg;同样也大量消耗碱。若超标排放还得损失催化剂,硫磺产量则递减。

  三、减少损失、防止堵塔

  堵塔的成因很复杂,堵塞物主要是硫、盐、机械性杂质等,一般情况多为硫堵。有工艺设备配置以及构造上的原因;随气体带入系统的粉尘、焦油、萘、苯等杂质太多;也有由于催化剂不佳;溶液组分控制不当;副反应物浓度太高;温度控制不宜;残液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从硫的角度看主要有两个原因:

  (1)填料塔在脱硫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氧化再生析硫过程,因此塔内实际上是气、液、固三相共存。若析硫过多,未能及时随溶液带出脱硫塔,势必滞留,附着,沉积于塔内件,填料内就会在其表面粘结导致局部堵塞,形成偏流、沟流、壁流,干区扩大便会发生堵塔。因此,要特别注意保证溶液循环量和喷淋密度,一般控制在40-50m3/m2h,塔径大应偏大些。(兼顾溶液在再生塔的停留时间,一般高塔30-45min;槽式12-15min)让氧化再生,解析的硫能及时分离出来,使反应生成的硫与带出的硫成正比,要求达到物料平衡。

  (2)要将吸收贫液中悬浮硫含量控制在指标内(<1.5g/L),对其影响主要是再生塔,即加强再生、浮选、分离,关键是要控制好硫泡沫,强化再生塔的操作。

  再生塔的功能有3个:①在空气的吹搅下,将元素硫浮选出来,分离出去;②催化剂吸氧再生,恢复活性;③进一步析硫再生和使CO2等废气解释驰放,提高pH值、碱度和减少悬浮硫含量。显然影响再生的主要因素是空气、温度和溶液在塔内的停留时间。最直观的是硫泡沫形成的好坏。大家对温度和停留时间都很重视,其实再生空气更为重要,对其有空气量和鼓风强度的双重要求。满足催化剂吸氧再生所需要的量,没问题(实际量是理论量的8-15倍,除非温度特别高,影响到O2的溶解度)。鼓风强度则直接影响硫泡沫层聚合形成,鼓风强度太低,溶液不湍动,则浮选不出硫来,液面翻腾跳跃,鼓风强度太大,又容易将聚合的硫泡沫打碎,造成返混,影响贫液质量。此外,泡沫硫的分离也有讲究:若分离太彻底,则泡沫层不易形成,集硫少且泡沫很虚(应适当保留部分泡沫层,沾的硫会更多)。若分离量太少或长时不溢流,则表面得不到更新,也容易造成返混,悬浮硫增多。因此,鼓风强度应控制在 100-130 m3/m2h为宜(亦可观察液面湍动状况而定)。进系统压缩空气压力应大于液封高度(再生塔溶液有效高程)。液面高度控制在低于泡沫溢流面10-20公分,让泡沫连续自由溢流最好。也可以采用间歇式溢流,但每3-4小时必须溢流一次。关键是找准溢流高度,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泡沫溢流面能占1/2~1/3即可。(连续熔硫没有滤清过程,泡沫溢流带清液过多,做的是无用功)。除此之外温度、碱度和催化剂含量过低、过高都影响硫泡沫生成和浮选。再生正常时,影响悬浮硫含量,主要是硫泡沫溢流量。总之,只有将硫拿出来了,便可免除硫堵的后顾之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