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湿法脱硫超低排放应用关键技术分析

2015-03-12 14:41
九一隐士
关注

  因此,许多改造工程往往仅要求烟气中的粉尘经过湿法脱硫系统后其浓度不再升高即可,对脱硫的除尘性能不敢多做奢求。

  (3)湿法脱硫系统偏流严重

  湿法脱硫系统的烟气偏流是导致粉尘排放浓度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方面,由于我国燃煤电厂污染物治理起步较晚,在燃煤电厂建设中未给污染治理设备预留充足的空间,导致新建或改造的湿法脱硫设备烟道布置不合理,烟道布置难以满足流场设计基本要求,烟气经过烟道进入吸收塔前偏流严重。

  另一方面,湿法脱硫装置普遍采用单塔单侧入口进气方式,该方式会造成烟气沿塔截面的流场不均,在入口对侧形成高速烟气流场,致使烟气到达首层喷淋层入口处流场分布偏流严重,一方面是远离吸收塔入口区域的液气比较低,另一方面是靠近吸收塔入口区域的液气比较高,这是是引起近塔壁烟气逃逸,脱除效率偏离设计值的原因之一。加上超低排放对SO2、尘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要求极低,烟气偏流的影响更是不能达到性能设计值的主要原因。

  湿法脱硫超低排放技术的专注者

  上述湿法脱硫装置烟尘控制难题阻碍了烟气协同治理技术在我国超低排放技术应用中的推广,由于通过湿法脱硫改造、升级达到超低排放技术难度大,实施风险高相当一部分的环保企业认为在湿法脱硫系统后通过增加处理设备来达到超低排放要求是一种行之有效、一劳永逸的技术选择。

  作为环保行业的领头羊企业,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秉承着科学发展观、奉献环保、造福人类的理念,坚持走节能、环保的中国特色湿法脱硫技术路线,总结已承接的200多套湿法脱硫装置运行数据,通过自主研发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高效除尘深度脱硫技术,深入剖析了不同技术流派的特点,建立了高效除尘和深度脱硫的理论模型,结合数值模拟、半工业化实验和已有产品实测数据完成了吸收塔内件、整体吸收塔结构的精细化设计以及相关技术的集成优化,形成了凯迪II代高效除尘深度脱硫托盘塔技术。

 

 

   湿法脱硫超低排放关键应用技术有哪些?

  (1)低低温电除尘技术

  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路线中以低低温电除尘为核心,该技术可大幅度降低电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至20mg/Nm3以下,并且因烟气温度被降至酸露点附近(一般为90℃左右)一定程度地增大了电除尘器出口排放的烟尘粒径,为下游湿法脱硫对粉尘的脱除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图1所示,为传统电除尘器排放的烟尘的粒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除尘前1~7μm的粉尘颗粒质量占比较少,主要分布在大于10μm的区间。经过除尘器除尘后,大颗粒的粉尘被捕集,而微细粉尘占比明显增大。

  

图1传统电除尘器排放粉尘的粒径分布

  具有关数据报道,对低低温电除尘器排放出口粒径变化状况进行了试验测试,当电除尘入口温度在130℃左右时,出口粉尘粒径分布小于2.5μm;当电除尘器入口温度降至90℃附近时,电除尘器出口平均粉尘粒径大于2.5μm。

  而对于湿法脱硫系统,烟尘粒径越大相对应的烟尘去除效率越大,因此在湿法脱硫系统前增设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将为湿法脱硫超低排放技术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