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国消费者需怎样的新能源汽车:小牛N1完胜“游侠”?

2015-08-04 02:41
Hsiao Chen
关注

  最近一个月,科技媒体的热点常被与TMT领域关系并不是太大的新能源车,或者说新一代出行载具行业的新闻所占据。

  从明星创业者李一男推出小牛电动N1并成功完成众筹开始,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发布了3秒破百的性能怪兽Model S P90D,电池组全新升级换代;更早些时候,丰田推出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MIRAI,其亮点在于续航里程达到650公里,远超特斯拉;上个周末,国内一 位85后年轻的创业者又以一款概念车型“游侠X”被媒体称为中国的特斯拉。

  丰田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MIRAI

   不过,新能源车行业虽然热的发烫,但也并非创业者天堂,比如刚刚正式发布没两天的游侠电动车,就在知乎上被扒了个底朝天——其最大质疑在于是否展示车型 只是个特斯拉的“改款”,团队并无核心技术与资金把车真的造出来,不过正如一个媒体朋友所讲“我们并不认识黄修源的团队能把这款游侠汽车真的造出来,但几 个年轻人这种孜孜不倦的“折腾”,也是应该鼓励的”。

  回过头来看,其实有必要从头梳理下为什么电动汽车这两年变得这么火,因为无论是四 个轮子的电动汽车还是两个轮子的电动踏板车,都似乎成了饱受拥堵的城市居民的交通救星,有句话说的很好,如果把城市看作一个生命体,那么城市居民的日常交 通出行就是让这个生命体得以发展、延续、壮大的血脉。在国内一线城市,我们用数据看看这“血脉”是否健康,又该如何治理。

  2014年,中国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2.8万余元,一线城市更是突破4万元,其中用于交通出行的成本不低于7%。以北京为例:2014年人均单次地铁支出8.56元,以此推算一年人均用于地铁的支出近3000元。而且其体验很难称得上舒适有尊严。

  上海:人均道路面积只有3.5平方米,致使中心区约有50%的车道上高峰小时饱和度达到95%,全天饱和度超过70%,这些路段终日繁忙,十分拥挤,有的路段持续堵塞6.5小时以上,中心区平均汽车行程车速每小时降到10公里左右。

  杭州:早2012年老城区停车泊位缺口就为4万个,以每个停车位30~50平方米计,共需停车场用地120万~200万平方米,这几乎铺满老城内1/3 的道路用地——即使全部建设立体停车库,几十万平方米的用地在杭州老城也无处寻觅。

   从这些城市的缩影我们能看到,事实上造成交通拥堵并不是依靠“共享经济”的先锋滴滴、Uber们就能解决全部问题的,新能源车型之所以得到热捧,除了移动互联网外衣下包裹的看起来看“酷”一些外,节能环保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但这些还对拥堵办法不多,那么,中国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新能源车呢?

  这时就有必要引入“用户需求—产品化—商业化—用户行为”这个互联网产品闭环逻辑了。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