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十二五”土地整治发展及“十三五”土壤修复研究趋势

2017-05-22 01:58
苏子言岁月
关注

我国作为一个农耕灿烂文明的起源国,土地利用历史悠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土地整治也以不同形式存在着,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66年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度,但我国近现代的土地整治则起步较晚,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才出现土地整治活动的雏形。2008年土地整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第一次在中央层面提出“土地整治”的概念。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批准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了土地整治的战略布局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成为国家及区域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土地整治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的基本依据,标志着我国“十二五”土地整治工作步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在新时期、新背景下土地整治将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搭建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平台。结合“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工作实践,及时总结土地整治取得的研究进展,为我国新时期土地整治的理论与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十二五”以来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不断推进,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当前我国土地整治主要内容为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土地开发等。土地整治作为对低效、空闲和不合理利用土地的专项治理,在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方面取得重要成效。

国内学者对此也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检索平台,以篇名或关键词中包含“土地整治”或“土地整理”进行文章检索,分析“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十三五”土地整治的研究趋势,为“十三五”期间土地整治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得到深化和拓展提供有效参考,满足“十三五”期间土地整治行业发展的实践需求。

1、土地整治“十二五”研究重点

当前土地整治主要包括五种类型:农用地整治是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主要工程,在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国家十三五提出的5300万公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主要是对农村宅基地的整治,针对农村空心化问题,依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主要是对城镇低效用地的再开发,通过开展“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镇用地的空间布局优化,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土地复垦是土地整治的关键部分,是针对生产建设活动或自然灾害对土地造成的破坏进行治理,通过土壤重构、地貌重塑等方式恢复损毁土地的生态平衡;土地开发主要是对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科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在保证生态的前提下,对开发的新增耕地进行质量建设与管理,以确保耕地的数量质量平衡。

1.1土地整治战略理论研究

“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在经历几十年发展后,其内涵、目标、范畴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中国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势(S)、劣势(W)、机遇(O)与威胁(T)都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时期,土地整治逐步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需求,逐步明确了土地整治战略的定位与目标,提出了土地整治战略的任务,根据中国区域差异的特点,进行区域土地综合统筹整治,实现全国土地整治的区域协调发展。

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正式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了“全域”土地整治战略,范围涵盖了农用地、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但当前中国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城乡土地的“二元结构”,使得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领域,应以农用地整治及宜耕土地开发为先导,以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为战略重心,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乡村土地利用发生剧烈变化,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可有力助推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重构。学者的研究更加重视基础理论分析和战略设计研究,系统分析了土地整治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探讨了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将土地整治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通过系统回顾近20a土地整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了中国未来土地整治战略重塑与创新方向。

1.2 土地整治潜力与绩效评价研究

土地整治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整治潜力评价与土地整治绩效评价两个方面,农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是我国土地整治评价的重点对象。国内学者主要测算了农村空心化土地整治潜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的农用地整治潜力,提出了耕地整治的质量潜力、生态潜力与经济潜力;综合分析了中国近年来土地整治的实施成效,定量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整理的绩效差异与影响因素,评价了中国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新增耕地的时空变化;从不同的视角,采用多种方法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绩效进行了评价,从农户与村级领导满意度,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视角,采用物元可拓模型、IPOE(投入、过程、产出、结果)框架模型以及熵权可拓物元模型方法进行绩效评价;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主要围绕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学者们评价方法不断创新,采用直觉语言多准则决策方法、AHP与模糊综合方法、假设检验法、能值分析法,建立了改进模糊层次模型、结构方程模型(SEM)、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以及基于格序结构、模糊模型识别、行为与结果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方法,此外学者还就土地整治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农业经济增长、农户土地利用效率、投入产出效率、田块利用以及土地可持续发展的成效进行了评价。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