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创新技术助跑比亚迪美国寻梦

2013-05-10 09:21
吃瓜天狼
关注

  进军美国市场事先做好三件事

  而在所有困难中,美国市场对中国企业和中国制造的偏见才是最大的辛酸。

  “美国是个‘大嘴巴’的国家,对中国产品有很大的偏见,一家对中国企业产生质疑,其他人就会跟风,而这对于真正有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是发展道路上面临的巨大障碍。”李柯说。

  李柯认为,美国的偏见与一些中国企业的劣质产品、一些华人的不良行为有很大关系。“中国制造”以前靠低价优势、以数量和规模大取胜,但质量不高,损害了中国品牌的形象。李柯认为,中国企业需要从长远考虑,不应只顾短期利益,进行短期市场行为。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也许不会记住出了问题的中国企业名字,也不会记住不给小费当众喧哗的个体,但他们一定会把这些与中国相连。

  中国品牌进入美国市场树立品牌需要长期的时间,需要什么都做到完美,因为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偏见是长期形成的,别人对你要求会更高。李柯认为,应对这一挑战,比亚迪只有通过“中国创造”的领先技术实力,依靠高品质产品吸引海外顶尖客户,积极用诚信和勤奋树立形象。

  事实上,从“中国制造”构建“中国创造”,不仅走在海外的中国企业应注意树立良好的中国品牌形象,每个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也应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树立中国人的形象、维护中国声誉当作责任。

  对于美国市场的高门槛,李柯认为,这正是一个市场相对成熟的标志,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的优胜劣汰,可以避免市场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而良莠不齐的市场,不仅会影响政府决策,更会阻碍创新理念和新型产品的发展,而最终能够成功迈过高门槛的必然是有技术创新的一流公司。

  对于像比亚迪这样处于创业期的公司来说,尽管许多东西都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套用,但在其近年来走出去的过程中,也积累下不少经验。“现在是(中国)企业家该思考的时候,应该求稳,求技术创新。”李柯说。

  在谈到中国企业如何走好海外之路时,李柯对记者说,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必须准备好三件事,第一是思想上要准备好打持久战,需要长期战略。不能太急功近利,一味求大、求快,求高速发展。

  第二,要根据当地文化和习惯重新设计管理模式和预算等内容,在法律上也要做好准备。对中国企业来说,核心一条是在当地招聘到专业人才。企业不要只看到廉价劳动力,要多吸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专注于技术创新。

  第三,需要想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靠廉价成本、短期效益,还是靠独特市场,还是先进技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否能在目标市场具备保护优势。如果没有做好类似思考,靠投机心理在成熟市场是很难立足的。

  在发力全球市场的同时,比亚迪也希望在国内构筑绿色梦想。去年年底,公司在北京宣布在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支持下,推出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针对国内出租车及公交大巴市场推出“零元购车·零成本·零排放”,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和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相关链接:新能源公交车更新加速 比亚迪抢占一线城市百亿市场

       探索新能源商业模式 比亚迪寻求二次腾飞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