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新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 2015预计淘汰三成企业

2013-07-02 15:52
默菲
关注

  7月1日起,《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13)开始实施,取代原有的GB13458—2001版标准。由于排放限值加严,很多企业的废水处理设施面临升级改造,一些规模小、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对于亟须淘汰落后产能,以实现集约化、大型化发展的合成氨工业来说,新标准的实施将有效促进这一进程,并带动相关污染防治技术的开发使用。

  日前,在2013年度国家环保标准项目管理培训班上,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的周羽化介绍了我国合成氨工业的特点、这一标准的修订情况以及标准实施可能带来的环境效益。

  脆弱的世界第一

  行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都与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规划到2015年,氮肥企业数量减少30%。

  虽然我国合成氨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在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上都与其他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根据最新的《氮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我国氮肥行业在企业数量、规模上要进一步朝集约化、大型化方向发展,规划到2015年,氮肥企业数量减少30%,建成2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氮肥企业集团。

  我国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历史伴随着农业发展史。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满足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云南、上海、衢州、广州等地先后建设了20多座中型氨厂。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合成氨工业已经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生产配置相对完善的重要化工行业。2011年,全国合成氨产量超过5300万吨,氮肥产量超过4100万吨(折纯氮),均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

  据周羽化介绍,近年来,我国氮肥产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而合成氨产量的平均增速为5.31%,年均增长217.9万吨。但是,由于产能增长速度高于需求增长速度,国内合成氨产能过剩情况日益突出,截至2009年,我国尿素产能过剩1000多万吨。

  根据《化肥工业“十二五”规划》中的数据,我国现有合成氨企业472家,平均规模仅14万吨,小于8万吨的企业仍有249家。

  具体来看,在我国现有合成氨生产企业中,单厂产量大于18万吨的企业数量约占24%,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小于18万吨的企业数量约占76%,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5%。可见,我国的合成氨工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但产能产量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中,而中小型企业的技术相对落后,能耗高、污染大。

  资料显示,国际上一个现代合成氨厂的生产规模约为30万吨~60万吨/年,新建企业的设计产能约为66万吨/年。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