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分散式生活污水污染源治理技术

2014-05-22 00:01
空白小盒子
关注

  2  治理技术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1  治理技术的现状

  分散式生活污水污染源由于排水量不大,可生化性好,目前一般采用国内研制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也有采用构筑物式的,其工艺主要为接触氧化法、改进型活性污泥法等,这类技术和装置的应用约占市场的90 %以上 ,其次为近年发展起来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 和膜生物反应器(MBR) 等方法,以上各类主要处理技术的工艺及其特征、应用范围如表2 所示。

 

  改进型活性污泥法按处理装置或设施的运行情形又分“耗能型”和“非耗能型”,表2 中所列工艺特征及适用范围属“耗能型”。“非耗能型”改进型活性污泥法工艺常建成混凝土构筑物,也有做成套设备的,一般采用埋地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这类装置的主要特点是整个处理设施可置于地下、工艺运行不耗能、管理方便、污泥量少。不足之处是处理装置占用地下空间大。它对SS 的去除率3 50 % , 当进水COD ≤500mg/ L 时,其处理出水的去除率可达到50 %左右,但一般很难保证COD ≤100mg/ L 或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也不理想, 一般约为20 %左右 。有人曾对某省13 个地市建成投入运行的52 套此类装置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抽检与分析,而所调查的52 套装置均不在城市排水管网覆盖地区,其出水均直接排向Ⅲ类水体,结果表明,SS 的去除率为64. 33 % ,而COD、BOD5 、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只有53. 73 %、54. 05 %、21. 00 %; 相对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 中的一级排放标准,SS 的达标率全省平均为75. 1 % ,其它几个指标则均在50 %以下 。实践证明,此类处理装置只有在排水水质要求不高时方可选用。目前在选用改进型活性污泥法时,一般采用“有动力”或“微动力”A/ O、A2/ O 工艺。

  2.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 1  针对性不强

  由于国内除磷脱氮技术一直不够成熟,因此受传统治理技术和设计理念的束缚,在对象生活污水这类有机污水的治理上,许多设计单位和成套设备制造商只重视COD、BOD5等一类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而忽视了脱氮除磷。实际工作中,在对待位于湖滨直排的这一类生活污染源的治理上,如果在设计或设备选型上没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脱氮除磷措施,即使COD、BOD5等指标治理达标了,但仍不能满足现有水体功能要求,经治理后的排放水仍可导致湖泊的富营养化。

  2. 2. 2  设计参数选择不当

  水质、水量是一项污水治理工程最基础的设计参数。由于生活污水治理的历史长、案例多、用水排水情况又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普遍性,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数据,因此许多设计单位在取得这两项参数时一般都不经过实测,而是凭经验估计,或根据相关数据类比、推算,尤其是对水量,有时只考虑其排水的一般情况,而忽视了高峰期和低峰期排水量的差异,往往得出的结论与实际相差甚远,因而设计的调节池尺寸不准、有的甚至根本不设调节池,致使处理设施对污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差。再就是对餐饮一类的污染源,往往在设计时对动植物油类的浓度考虑过低,弱化了装置的隔油功能,从而影响整个处理装置的处理效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