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常州学校污染事件暴露了土壤修复领域什么乱象?

2016-04-25 00:55
蓝林笑生
关注

  一起看似偶然的常州外国语学校土壤污染事件,暴露的却是土壤修复领域的乱象。

  该事件中,尽管化工企业、学校和政府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直接原因却是土壤修复时二次污染防治的缺位。一位常高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高新”)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正是由于开挖过程中防护措施做得不好,才导致了异味的扩散。

  中环循(北京)环境技术中心董事总经理龚宇阳认为,该类事件发生的根源是制度缺失,我国目前尚没有土壤污染防治法、相关的标准和制度也不健全,招投标环节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个别从业者“浑水摸鱼”。

  目前,“土十条”有望年内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也拟于明年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不过,在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看来,土壤修复行业还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不具备大规模进行修复的条件,未来风险管控将是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方向。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土壤污染的特点是就像雷区,暂时封闭还没事,野蛮修复的时候反而可能引发风险。本来该领域的商机就少得可怜,行业混乱,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象。还是应该谨慎地通过示范工程积累数据、完善标准,同时,当前最要紧的是摸清家底,并加快建设好监测防控体系。

  消失了的大棚

  据了解,污染物要对人体产生健康风险,必须满足三个要素,即污染源-暴露途径-受体。常外污染事件中,正是修复过程中的开挖泥土等作业流程,使得地下的高浓度污染物质挥发到空气中,满足了暴露途径的要素。

  根据常州市政府发布的情况说明,2011年6月该地块化工企业完成搬迁,2014年3月正式实施修复工程。但由于工期拖后,直到2015年年底,常州外国语学校新生迁入后,第一期工程才勉强结束。

  “(2015年)9月份来的时候,对面有的地方还没开挖,到12月份把土挖出来了,就散发出了刺鼻的味道。”学生家长王女士表示。

  根据媒体报道,常州市新北区环保局2013年9月下发的建设报告表审批意见显示,修复工程投资总额约3.94亿元,其中包括建设1座10000平方米的钢结构密闭大棚用作堆场及分选场地,大棚内会配备换风设备,废气经收集、采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放。

  但在修复过程中,这座钢结构密闭大棚却并未建设。项目业主方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牡丹”)负责人李飞表示,这是因为分选翻晒环节取消了,“为了减少污染”,故没有采取钢结构封闭措施,只盖了薄膜。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徐圃青则表示,正是由于未封闭,挖出来的土壤暴露在空气中,才把气味刮到校园里。

  “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大棚,但反映的其实是二次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龚宇阳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土壤治理工程的中标单位为江苏天马万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马万象”),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是道路、桥梁等市政工程,以及建筑工程室内外装饰设计和施工等。

  龚宇阳表示,土壤修复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专业团队来做,从土壤开挖、运输,到水泥窑添加、储存,有很多关键节点要考虑,不是简单的挖走就行。“找一家土石方公司来做,不出事才怪”。

  4月21日,试图采访当事各方。天马万象以不清楚为由拒绝接受采访;黑牡丹证券部工作人员记录了的问题和联系方式,表示将由董秘答复,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黑牡丹控股股东常高新则表示,要配合调查组工作,暂时不接受采访。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