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合同能源管理在通信行业中的实际应用与风险解析

2014-05-02 00:01
空白小盒子
关注

  3、通信行业适应场景以及技术要求

  EMCo在与运营商接触过程中,就应当明确合同能源管理的适用范围、技术要求等内容,并不是所有的节能技术以及场合都适宜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需重点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3.1 EPC选择的充分性条件

  (1)如果节能产品节能效果受到选站、安装、设计、维护质量等环节影响较大,而甲方因为技术能力、人员、管理等客观条件所限无法进行全面把控,但是能够制定出可行的节能效果评估方案时,建议采用EPC管理模式。

  (2)与环境控制相关的产品或技术适合采用EPC模式,主要包括:智能新风系统、空调监控板、恒温柜、基站热管、空调添加剂。像电池除硫器等无法直接评估其节能效果的措施就不宜采用EPC模式。

  3.2 应用场景

  运营商电力消耗场景主要有机房、基站、营业用房及办公用房,考虑到营业用房及办公用房照明、空调节能受制于人为因素较多,无法真实反映改造前后节能量是由于设备替换还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所以不建议进行合同能源管理。

  对于基站和机房,建议选取已成型、设备增减不频繁的机房和基站来改造。相对而言机房设备增减较为频繁时,建议选择以基站改造为主较为妥当。

  3.3 技术要求

  通信行业的用电以空调为主,约占到总耗电量的50%左右,节能潜力较大,建议可采用以空调节能改造为主的措施来完成,如基站的新风系统、恒温箱、机房的节能型空调应用、精确送风改造、雾化喷淋等技术。同时也可以对机房变压器、高效能整流模块技术进行合同能源改造,但其节能潜力有限,回收期较大,慎重使用。

  4、节能量测算

  节能量测量准确与否直接反映了合同能源管理成功与否,目前节能量测量主要采用标杆法、前后比较法以及固定节电率法。

  (1)标杆法:选取一个标杆站和若干改造站,选取的标杆站改造前后功耗变化不大,且和改造站功耗、配置类似。同时也需考虑后期改造站或标杆站设备增减的可能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

  (2)前后比较法:针对一个站点,测量改造前的数据和改造后的数据,测算节电量。这种方案受制于改造前后设备增减、季节变化等因素,相对准确性较标杆法要低。

  (3)固定节电率法:如果改造量较大,在改造前双方选取部分试点站,进行设备节能测试,确定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节电量,后期所有站点均按照这个方法进行节电量计算。虽然该方案准确性有待提高,但便于统计和沟通,不存在后期互相扯皮的事情,也不失为一种可选方案,特别对于大规模的节能改造或没有计量装置的节能改造效果明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