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Opower在账单上做文章:云平台变现“节能超人”

2014-09-22 00:29
吃瓜天狼
关注

  在电力领域,新近快被玩坏的两个词,一是智能电网,二是大数据。为了弄清互联网×电网有哪些玩法,eo花了三个月时间,与美国、新西兰等国的8家“互联网×电网”公司CEO“聊天”。eo微信将陆续奉上8个国外先行者的实践案例,敬请关注。

  公用事业公司是否真的需要Opower这样的软件服务提供商,平均2%的节能率是否具有说服力,有多少公用事业公司愿意为这样一个锦上添花的云平台买单。除了必要性受到质疑,“盈利”瓶颈也狠狠箍住Opower。

  随着2013年11月Twitter挂牌上市,多数知名度和规模俱佳的科网企业已经相继上市,而像2014年4月上市的节能创新公司Opower这样的后端企业(Back End Industry),尽管难以企及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的影响力,但也让人眼前一亮。

  Opower开发云平台为公用事业公司整合用户能耗数据,据此向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用能管理以及节能建议。和其他以“智能电网大数据”、“云处理”为噱头的创新型公司比起来,成立时间仅比Facebook晚3年、比Twitter晚1年的Opower,更具互联网公司的气质——关心用户卷入和粘性、注重个性化,把能源领域里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家庭小用户作为了自己开疆拓土的方向——CEO Daniel Yates把Opower形容为“公用事业公司的用户平台(customer engagement platform of the utility industry)”。

  云平台变现的能力

  Opower引以为傲的是它的云平台以及数据整合能力。它从所服务的公用事业公司取得大量的家庭能耗数据,整合行为科学理论、房龄信息、周边天气等,运用自己的软件系统进行用能分析,建立家庭耗能档案,并通过综合分析提出节能建议。

  当然仅仅做到这一步是不足以让它脱颖而出拿下近百家公用事业公司客户的。除了研发云平台,Opower还开发有一系列软件、应用等interface工具。

  简单来说,Opower是把原来公用事业公司可以做但明显做得还不算太好的“发账单”这项工作,以云平台的软技术解决得更好——以公用事业公司的名义、Opower的内核发出更贴心的账单。

  这一方面解决了老牌公用事业公司面对智能仪表海量数据抓耳挠腮的窘境,另一方面以为账单增加附加值的形式润滑了公用事业公司和用户的关系,改善了公用事业公司形象,同时兼顾了整个社会对节能的需要。

  提供附加值、据此向公用事业公司收取服务费——借云平台把数据变现,这也正是Opower所有成本和利润所在。

  2007年在旧金山租来的一个办公室里,Opower签下了第一批客户:Sacramento Municipal Utilities District (SMUD) 和Puget Sound Energy。这两个被Daniel Yates描述为在当年算是比较“激进”的公用事业公司率先做出了尝试。

  到2014年5月Opower在纽交所上市,已经有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93家公用事业公司采用了Opower的服务,超过1170万家庭和商业用户按时接收Opower“优化过”的账单和节能建议。Opower创始人之一Alex Laskey 在他8月的中国之行中提到,刚刚与东京电力公司和香港中华电力公司成功建立了合作。在美国本土以外,Opower有着勃勃的扩张野心。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