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常州学校污染事件三大追问:环评为何屡屡过关 土地修复为何收效难?

2016-04-27 08:56
默菲
关注

  政府学校为何知情不报

  其实,学生家长早就怀疑常外处于“毒地”附近,并自带孩子体检。2016年寒假前一周,每天都有学生家长在校门口抗议,1月就有媒体进行跟进报道。然而,“毒地”的盖子却被狠狠地捂住,数百名学生在明知身体受到毒害的情况下仍不得不坚持上学。

  若按原计划,2015年6月,场地将完成修复工程,2015年9月,常州外国语学校新生迁入。“毒地”与学生,这两者将完美错开。但期间由于水泥厂开工不足,原定应于2015年6月全部完成的两期修复工程,到了2015年底,第一期工程才勉强结束。

  查阅常州外国语学校官方网站公布的环评报告发现,报告早就指出“周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对此地块的影响”,其中提到,常隆地块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并指出本地块严禁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

  报告还特别指出,常隆地块开展修复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学校如果在修复验收完成之前投入使用,要加强监督防护,注意土地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师生的影响。

  也就是说,不管是在建校前,还是建校后,政府、学校都知道近三千学生可能要面对的是近在咫尺的“毒地”。

  多位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对此并不知情。直到2015年12月,剧烈的异味由北往南送入学校教室,他们才得知此事。

  4月20日晚,有媒体记者就“是否事先知情、为何不延期搬迁”等问题致电常外校长曹慧,但她并不愿对此作出回复。此前,曹慧在回复学生家长的质疑时表示:“媒体并非真理,我们无愧于心。”

  事实上,早在2014年,距离稍远的常州天合国际学校学生也曾出现过环境适应性反应,“毒地”土壤修复工程就曾遭到该校部分学生家长的投诉。

  两年后的现在,“常州毒地”事件仍在持续发酵。常外多位家长透露,常州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共有16个班,每班50人,但“毒地事件”暴发之后,各班陆续有学生转学,多个班近半学生未到校上课。

  最初只是作为家长交流教育心得而建的家长群,如今变成了疾病交流群。最近,家长们说的最多的,是该找哪个医院体检、去医院体检要检测哪些项目、班里又有多少孩子去体检、到底该不该去上学等等。

  “女儿好不容易进了常州最好的中学,我也拖家带口过来陪读,却被折腾成这样!”有常外学生家长无奈道。她的女儿已经喝了4个月中药,然而上呼吸道感染依然严重。

  “我们的孩子还要在‘毒地’里坚持多久?”她问。

  修复是否未触问题实质

  尽管从上月起,施工方便开始盖土植树,然而在学生家长们看来,这些都是“应急措施”“做做样子”,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实质。

  “在上面盖薄薄一层土,种些树就能好?”有学生家长质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