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常州学校污染事件三大追问:环评为何屡屡过关 土地修复为何收效难?

2016-04-27 08:56
默菲
关注

  此前也有专家提出质疑,覆土封盖若要应用于化工场地污染,只能作为一种临时性处理方式。化工厂产生的污染土壤,其自然降解的能力很弱。如果没有进行隔断处理,将来可能会造成新污染转移,会给“毒地”附近居民区和学校带来长期威胁。

  一位参与过土壤修复的企业人士介绍,土壤的修复涉及检测、评估、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多个环节。目前,大家对土壤修复的了解还不够,遇到污染严重、面积大的污染产地,甚至会要求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修复工作。

  常州市政府回应说,修复调整方案获得国内知名专家咨询评估,并通过专家验收,目前,还将持续开展周边敏感目标的空气、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工作,“该地块的生态隐患是可控的”。

  据环保调查组专家介绍,最终评估结论尚待全部监测工作完成后才能得出。

  常州“毒地”事件并非个案,类似问题在过去20年间屡见报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住房需求持续提升,数以万计的工厂企业关停搬迁,“厂退楼进”,潜藏极大风险的遗留场地,被再开发利用。

  一些省市因此开始了土壤修复工作,并颁布相关地方性文件,专设污染场地管理部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毒地”底数不清、修复责任难界定等现实因素,制约着“解毒”实效。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表示,目前,我国污染场地的治理主要采用“先修复、再出让”模式,修复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土壤污染修复的资金缺口较大,仅依赖政府财政拨款肯定难以为继。

  目前,我国对于土壤污染的防治还没有一部法律,相关工作也很分散。年内有望出台的《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又被称为“土十条”)被寄予厚望。

  多名业内人士、环保专家表示,期待“土十条”的出台能够对场地污染的监管、治理形成指导,实现法规政策和体制机制上的突破,构建责任体系、资金筹集、场地流转强制环境调查评估、多部门联合监管、场地档案备案与公示等核心制度。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