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2017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及修复发展趋势

2017-07-10 10:27
瑾年Invader
关注

②缺乏完善的土壤污染管理体系及政策法规支持

我国当前土壤修复项目和资金大多数依赖于政府, 土壤修复产业缺乏完善的盈利模式, 目前仅有少数的商业化项目将土壤污染修复的成本负担交由土地开发商承担。土壤污染管理体系的缺失是我国当前行业发展的阻碍,具体体现在土壤污染本身具有一定的隐秘性、长期性,其责任不易确认,从而土壤修复成本当前主要由财政承担。

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划一直在持续制定完善中, 法规层面上仅有少数标准型文件,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在政策法规层面上的指导和监督较为缺失。

③土壤修复发展不平衡

目前,国内土壤修复行业仍处于起步成长阶段,多数试点项目为城市搬迁厂区的场地污染治理。以城市发展为目的的土壤污染修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因为其修复资金可以利用市场资源而不完全依赖政府。但这部分项目涉及面窄,土壤修复更具市场潜力的其他领域并未有效拓展,比如耕地、矿山修复市场。

④土壤修复研发力度有待加强

由于我国因城市工业迁移而造成的场地土壤污染问题十分严峻, 所以适用于城市场地污染的修复技术在我国土壤修复市场中更受欢迎。 在城市工业污染场地的修复过程中,城市这一特殊社会和地理环境对土壤修复提出了修复周期短、二次污染小、稳定性高、对土壤结构变动小等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可以选择适合城市工业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气提/生物气提、化学氧化、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热处理、固化/稳定法、土壤淋洗等技术。

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相对世界广泛应用的技术种类而言数量相对较少, 且虽然部分企业正在同高校等科研机构联合进行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创新以及产业化运用,但受到研发成本以及修复成本的制约,研发规模尚小。和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土壤修复技术有待丰富和提高。

⑤土壤修复资金需求大,目前主要依靠政府,融资渠道单一

土壤修复的资金需求很大,一些国际经验中,比如荷兰 2000 年至 2009 年间土壤修复成本约为每年 3.35 亿欧元,其中政府投入约每年 1.6 亿欧元。根据欧洲环境署的估计,欧洲每年约有 21.1 亿欧元用于污染场地的修复及管理工作。美国仅 2007 年其超级基金项目就为场地污染花费了 3.8 亿美元用于土壤修复。资金是最大的难题。 目前我国土壤修复项目资金多来源于政府或国家专项资金,同时涉及资金总量亿元以上的大规模项目较少,大多数项目为中小型规模。当前土壤修复项目融资渠道单一。

(4)我国土壤修复的发展趋势

①土壤修复规模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目前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仍是起步成长阶段。 当前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 1-2%,而这一指标在发达国家的土壤修复产业中已经达到 30%以上。预期随着国家宏观和行业政策对土壤修复重视度提高,以及相对完善的土壤修复管理体系构建,未来将会产生更多的土壤修复项目,市场需求将扩张,土壤修复规模将迎来巨大的提升空间。

②环保政策助推土壤修复行业发展

从 2005 年开始展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与土壤污染相关的政策文件。 2008 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仅仅提出了到 2010 年以及 2015 年建立土壤污染管理体系的初步意见。随后在《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以及《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中进一步提出了详细的规划指标,包括重点防控省份及企业的确定,污染防控指标的确定等。相比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的治理政策支持,我国对土壤污染治理问题关注起步晚。

除了相关政策发布相对滞后以外,我国土壤修复政策体系尚不健全。根据前述我国土壤污染的分类类型, 我国目前以耕地土壤污染和城市工业场地土壤污染问题最为严重,然而目前还没有制定具有系统性的土壤修复政策和相关标准。国家正在抓紧制定有关土壤污染治理的细则及管理办法, 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陆续出台。其中,《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土十条”)已经出台并实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将于 2017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办法》等地方性政策文件业已相继出台或实施。这些导则、办法和规划将为土壤修复企业开展业务提供详细的指导,有关内容也是预测未来市场前景的重要参考。

③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是土壤修复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在行业内崭露头角的多数为具备集成技术与工程经验的综合型公司, 在行业起步成长阶段,这些公司更容易获利。但成熟的土壤修复产业涉及检测、评估、技术设备研发及工程设计施工等环节,随着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产业链上下从短期来看,股东背景、过往业绩等仍将是企业获取项目的主要因素,从长期看,技术的成熟度、适应性及产业化将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我国土壤修复技术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主要体现为市场主流土壤修复技术构成的不同,随着土壤修复市场深化,新技术成本逐步下降,在土壤修复更加关注其生态和社会效应的情况下,新的前沿的土壤修复技术将更受欢迎。

④多种商业模式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资金问题是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目前土壤修复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其次是污染企业和土地开发商,包括产业农业化开发商和房地产开发商。然而, 依靠政府主导的资金投入无疑使得行业发展受到财政政策特别是财政负担影响,因此,探索土壤修复行业商业模式的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资金来源的解决办法。

从成熟国家来看,土壤修复企业可以选择多种商业模式——BOT/BT 模式、EPC 模式、 PPP 模式。其中我国目前比较多见的是 EPC 模式。从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前景来看, BOT 模式具有更加灵活的资金融通方法,同时对土壤修复企业的激励作用更为明显;而随着国内 PPP 模式的来临,修复产业的 PPP 模式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思路,以“特许经营、购买服务和股权投资”三种方式的政企合作能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并通过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的投入,让社会资本融合到修复产业中,是未来我国积极探索的盈利模式。

⑤《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重要影响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于 2016 年 5 月 28 日颁布实施,其作为未来土壤修复的指导计划,将对土壤修复行业产生重要影响。《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我国应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到 2020 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 2030 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