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碳纤维困局:首家碳纤维民企生存启示录

2013-11-12 00:01
Timeless落尘
关注

  兰州蓝星纤维有限公司(下称蓝星纤维)是中国化工集团下属企业,2008年在兰州投资建设年产3100吨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项目。该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原丝和碳纤维一体化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6.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4亿元,建成原丝产能5300吨/年,碳纤维产能1600吨/年。

  在郝相国看来,蓝星纤维的生产线在技术上已经走偏。他们虽然购买了一家英国公司的整条生产线,甚至把国外工厂整体模式复制搬至国内,但至今仍没有像样的产品出来。“设备有问题,用生产1根丝的设备生产100根丝,效果能一样吗?现在不是引进国外的生产线就可以出产品的时代,国外卖给你设备,原料就会有问题,永远不会让你产出合格产品。”郝相国对国外的游戏规则十分熟悉。

  当然,把碳纤维产业的所有问题都归结在“外因”上并不准确,“内耗”也是产业健康发展的一块绊脚石。

  各自为战之殇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碳纤维企业长久以来的关系,“老死不相往来”可能再适合不过了。

  郝相国对这句话的理解颇为深刻。“十多年前,我们的想法是大家互相沟通抱团发展,但以失败告终。如今我们做起来了,骨子里也不太想和别人交流了。”郝相国的创伤源自企业成立之初,当时虽然被国有企业以各种理拒之门外,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直到再次走访了几家民营企业后,郝相国才开始觉得这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碳纤维属于高端技术涉密领域,仅凭这一条,就难免让企业之间心理防线不断升级。尤其在技术水平比较高的企业里,生怕别人偷学到一点东西。

  心存戒备导致企业之间进入无交流模式,无论面对什么问题,都是各扫门前雪,自我感觉良好地闭门造车。

  徐华早已对这种现象见怪不怪:“这里面不分国企和民企,大家都抢着想做中国碳纤维行业的老大。企业之间互相参观是绝对不允许的。在大家都不了解彼此的情况下,就导致企业都对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过分自信,但其实每家技术都差不多。”

  从技术层面看,由于多数企业依靠挖人战术,造成师出同门,技术水平和工艺路线处于同一档次,从而导致企业只能生产一个牌子的大路货。目前,全国碳纤维企业的所有产品种类加起来,还没有日本东丽公司一个企业的多。

  郝相国越发意识到,在碳纤维领域要想混下去,还得靠自己。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差点让郝氏企业从兰州消失。“当时一年多没有给员工开出过工资,好在他们没有离开,支撑我们发展到现在的中层骨干也是那批主动留下来的人。”郝相国没有掩饰自己的感激之情。

  如今,正是依靠那批人才,郝相国将产业链发展至下游复合材料。这也是郝氏企业20多年发展能够活下来的重要原因。“我们选择做强下游,然后在倒推上游发展。目前没有市场,也不指望碳纤维挣钱,卖不出去我们自己消化。”郝相国如此规划。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家碳纤维专业技术人才已经出现断层,尤其是从生产一线锻炼出来的更是寥寥无几。郝相国虽然通过关系与好多学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起产学研联合的方式培养人才,但效果并不明显。“培养10个能留住3个就不错了,大部分都转行了。”

  一个新技术的诞生,产学研合作模式往往是通向成功的捷径。但并不是所有领域都适用,比如碳纤维。

  “碳纤维领域合作十分困难,即便起初合作愉快,但到了一定程度后,名和利永远都放不下。”徐华的话可以简单理解为“可以共苦、不能同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