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常外“毒地”污染事件环评报告“存在严重瑕疵”?

2016-05-10 15:56
Minor昔年
关注

  笔者认为,学校的环评报告并没有重大的缺陷,当然,还有需要细化的内容。而公众对本次事件的关注点,不应该局限于学校的环评报告,污染地块的预评价报告、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的环评报告也应该得到关注。

  根据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这个项目本身是非常敏感的。环评报告结论提出了6点建议和要求,明确了“本地块严禁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及“建议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修复时,加强防护和监管,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说明环评单位对项目的敏感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样清醒的,除了环评单位,还有环保局和学校。那是什么能量克服这么多阻力力保学校搬迁顺利完成呢?据新京报报道,原常州市教育局学校主动发展委员会主任徐广爱确认,政府在几年前已经规划,常外原址上将迁来常州三中,而三中原址将迁来常州实验初中,而后者的校址位于常州房价最高地段之一。这么折腾,到底用意何在?

  【结语】

  公众对环评工作的关注,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是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的表现。但公众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需要澄清的是:环评批复是对环评报告的批复,而绝不是对项目的批复。项目上不上马,不是环评说了算。常外污染事件发生后,公众第一反应是问“环评怎么失守了”,殊不知,环评之前,学校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批复了、规划用地类型已调整了,那时,我们都干嘛去了?

  作者简介:杨思,广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分析师

<上一页  1  2  3  4  5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