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深度】“毒地”事件舆情追踪溯源

2016-06-12 12:04
吃瓜天狼
关注

  2016年5月31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将保障人居环境安全列为土壤污染防治两大目标之一,对土壤修复技术的选用和二次污染的控制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强调要加强社会监督。这是土壤污染治理系统工程的开启,但也将加速“常外毒地事件”之后毒地舆情“双暴聚合”趋势的形成。

  双暴聚合,指针对同一类型事件,舆情沙尘暴和舆情暴风雪相互作用,产生难以控制的、恶性循环式的后果。由于部分城市毒地被规划为住宅和商用,一些在“土十条”发布之前已经开标和启动修复的项目,在技术选型和二次污染控制上,皆有可能达不到“土十条”的要求。风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异位修复技术产生二次污染,二是为控制成本或压缩工期导致除毒不尽。二次污染,将导致“常外毒地事件”重演;除毒不尽,可能制造出“拉夫运河事件”的中国版。

  “常外毒地事件”舆情危机之后,公众对城市毒地修复心怀恐惧和不满,负面刻板印象累积深重。而今,在“土十条”发布形成的政策性语境中,媒体、自媒体、环保公益组织、专业人士以及城市购房刚需人群,都会成为毒地修复的敏感群体和监督者。一旦有二次污染、除毒不尽等情况曝光,舆情沙尘暴漫天而起,极有可能在塔西佗陷阱等效应的作用下,演变成舆情暴风雪,反过来又进一步加深沙尘暴的积累。“双暴聚合”,容易导致政府形象蒙黑,也会令毒地的开发建设难以为继。

  一、毒地舆情风险溯源:都是缺钱惹的祸

  

图1:近年舆情事件中“毒地”污染物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化工年鉴;

  参照搜狐财经的“毒地”风险判断图,图示中的颜色越深毒地风险越大

  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工业企业搬迁改造“退二进三”计划,在城市留下大量工业污染地块。如今这些位居城市黄金地段的毒地,成了地产商眼中的价值洼地,自2007年开始,城市毒地开发逐渐形成政府主导、开发商建设成商住用地、最终由购房人埋单的商业模式。然而,由于毒地修复成本高昂,毒地开发过程中由此衍生的问题也陆续曝光。

  当前我国已进入环境舆情事件的高发期。“常外毒地事件”是毒地舆情进入沙尘暴、与暴风雪“双暴聚合”阶段的开端。公开信息和风险调查均显示,毒地舆情已形成诸如“不修复”、“假修复”、“草草修复”、“修复技术不过关”、“修复质量打折扣”等多种负面刻板印象。这些负面标签构成了舆情沙尘暴的基础。针对毒地被开发成商住用地,不少网友高喊:“我们不要有毒的土地!”因此,随着城市越来越多的毒地规划为商住用地,毒地开发与人居环境安全的矛盾将不断爆发,“双暴聚合”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毒地舆情常见的爆发模式。

  要化解毒地舆情“双暴聚合”的风险,有必要对其根源问题--资金不足,进行必要的分析,以便找准着力点。

  1、资金短缺:治理资金落到毒地所剩无几

  土壤污染现状触目惊心。2014年4月环保部、国土部两部门联合发布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更是高达19.4%,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我国2014年已查明的污染土地就在100万平方公里以上。如此众多的被污染土地,需要花费巨额资金修复。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