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深度】“毒地”事件舆情追踪溯源

2016-06-12 12:04
吃瓜天狼
关注

  3、发力供给侧改革,避免单纯依赖房地产治理毒地

  “土十条”中一再提及三个土壤污染治理重点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从图1近年舆情事件中污染物类型分布看,长三角地区以化工类有机物污染为主。国家已建立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资金,而针对有机物污染的治理,“土十条”中未见财政专项资金来源。对于地下水系发达的长三角,尤其是江苏这样的化工大省而言,土壤污染对地下水的影响已经显现,无论是土地治理后的用途规划,还是能带动市场资源、社会资本的治理模式,资金筹措都是现实的压力。

  以我国最早接收海外工业转移的大工业城市苏州为例。公开资料显示,苏州市对毒地的开发和治理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苏化地块(又称苏州溶剂厂原址)的风险评估请国内专家做了一次,又请德国专家做了一次,综合考量的基础上确定技术和修复方案。一期工程28万方带修复的污染土,其中22万方采取了目前欧洲的主流技术--原位热脱附,并做了100平米、1800方的中试。由于苏化地块位居城南黄金地段,也规划为住宅和商业用地,未来可以很好地消化治理成本。尽管如此,规划为商住用地仍然带来无法回避的风险:一,还有4万方地表污染土采用水泥窑焚烧异位修复技术,且招标信息显示,未要求工程建设单位为土壤清挖装袋建封闭大棚。其控制二次污染,要达“土十条”的规定,意味着修复成本还将增加,如期完工的困难增加。二,截至目前,我国场地修复采用原位热脱附技术的成功案例,包括苏化地块的中试在内只有三家,最大土方量为600平米、6000方,而苏化项目一期工程采用原位热脱附技术修复的土方量为1.5万平米、22万方,国内无任何一家企业拥有如此规模的修复经验。同时,如果采用燃气加热,大规模燃气储存的安全施工风险也需要考虑。

  苏州不会在毒地治理上形成对房地产开发的依赖。今年2月,苏州市印发了《苏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2016~2018年)》,明确到今年底,为全市企业减负近165亿元;承诺在税费、用工、用电、信用、用地、融资、物流七个方面降低企业成本的具体目标,帮助新型战略产业培育先发优势,同时为传统产业去产能提供稳定的环境。这个大工业城市一如既往地维护着全国企业最佳经营地的优势,拿出真金白银发力供给侧改革,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才是一个城市在毒地治理上避免对房地产开发形成依赖的实力所在。

<上一页  1  2  3  4  5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