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能走多远?

2013-09-12 00:02
Radow
关注

  比如对格力的拳头产品U尊系列,董明珠直接提出要求产品外壳无缝感,将外壳0.8毫米的缝隙指标减到0.3毫米。这一“苛刻”的要求加上其他对产品内部设计的原创性要求,导致该产品面市比既定计划推迟了半年。但一经推出,即获得市场一致好评。跟随者若想模仿,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她上任以来,技术和研发部门的压力陡增,不过市场证明,让一线听得见炮火的人把控前进方向是正确的,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消费者需求。”谭建明说。正是因为董明珠不是技术出身,所以她没有太多条条框框,要结果不管过程,反倒使一些看似不可能的设计和创新得以实现。

  其实,早在2009年一篇《董明珠:从营销铁娘子到技术狂人》的报道里就称,在她看来,技术与营销也有着共同之处,就是都需要偏执精神。不同之处在于,营销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轰轰烈烈的大路,而技术则是一条前景清晰但漫长无比的寂寞之路。

  格力电器的研发投入不设上限,2011年达30亿元,2012年更达40亿元。只要觉得需要就投入,且不急于求成。格力倡导的是,哪怕证明一条研发思路是不可行的,也是有价值的。以其2011年年底正式下线的我国首台中央空调领域的直流变频离心机组为例,这一不仅打破了外资品牌垄断,还直接节省能耗40%以上的研发成果,是格力研发人员经过10年的摸索和大量投入换来的。

  人才培养,格力新引擎

  29岁的湖南小伙曹祥云,早在2005年还是格力电器成品库叉车工时,参加央视《想挑战吗》,曾两次夺得全国叉车冠军,并创下3分钟内用叉车开30个啤酒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是名符其实的“叉车王中王”。

  这项“绝活”可不是练着玩的,而是与提高叉车司机的工作精准度息息相关。而曹祥云早已能把叉车运用得像自己的双手一样灵活。因技术过硬、爱岗敬业,他曾获得“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和“珠海市十佳员工”等多个称号。

  根据格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凡是在每年8-11月生产淡季的技术大比拼中获得前三名的打工者,都可以转为格力的正式员工。2008年12月曹祥云正式转正,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翻番,月收入达6000多元。他现在负责整个成品库叉车工人的管理,帮大家一起提高技能。

  像曹祥云这样的草根创新型人才在格力8万员工中,不胜枚举。作为技术驱动型的企业,格力重视“草根创新”,把员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从员工进入企业的第一天起,格力就提供各种平台帮助其向“技术型工人”转变。导师制度是其策略之一。格力为每一位新员工指定一名导师,协助指导新员工了解工作相关事务,使新员工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工作岗位。七层高的格力培训大楼里,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得满满的。

  虽然如大多数制造型企业一样,格力员工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使一大批适婚男青年面临抉择,而这非企业自身能解决的。但格力显然已经在尽其所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